只要油井或氣井生產水,或使用注水來提高采收率,就有可能形成水垢。防止水垢形成的方法可分為物理和化學預防方法。防止結垢的一些物理/化學方法包括:(1)避免混合不相容的水;(2)稀釋產出水,例如控制鹽分水垢;(3)進行pH控制,例如酸處理,以去除碳酸鹽垢;(4)添加金屬螯合劑以降低鈣,鋇或鐵的有效濃度;(5)使用軟水劑去除二價陽離子或進行膜過濾以減少注入水中的硫酸鹽;(6)引發水垢形成以降低過飽和度。更常見的是閾值阻垢劑,例如膦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馬來酸酯等,1936年)。閾值水垢抑制劑是當以少量或低于化學計量的量加入水垢水中時會延遲或減少水垢形成的化學物質。最常用的水垢抑制劑通過抑制水垢晶體的形成或生長而起作用的事實意味著該抑制劑必須在晶體開始形成的位置存在于水中。因此,抑制劑必須在晶體開始形成的位置存在于水中,即抑制劑必須在問題區域的上游使用。抑制劑必須連續存在于水中,以便可以抑制每種水垢晶體從水中沉淀出來的生長。必須使用連續化學注入或“擠壓”處理,以在處理之間為系統提供穩定的抑制劑。


通過將阻垢劑溶液推入生產地層中并將抑制劑固定在地層中來進行抑制劑擠壓。在圖 1中示出了傳統的擠壓技術,其中發生了三個階段的注射。預沖洗階段涉及注入少量的流體,其中可能包含化學物質,例如酸,螯合劑,表面活性劑,殺菌劑等,以清潔生產管道和井眼(預沖洗)。在預沖洗后,將防垢劑藥丸(約1%KCl溶液或已過濾的采出水)的補充水中含有0.5%–10%(w / v)的防垢劑,將其推入地層。最后,可以注入另一體積的液體作為過量沖洗液,以將抑制劑藥丸進一步推入地層中(Hong和Shuler 1987)。)。當開始生產油氣時,抑制劑與地層水一起生產。擠壓后,阻垢劑以低濃度回流。返水阻垢劑濃度迅速增加并達到一定值,然后在幾天內下降至低平臺濃度,該平臺濃度占擠壓持續時間的大部分。平臺回流抑制劑的濃度通常足以抑制水垢。